营销管理|意想不到的它,是让你越来越穷的元凶

   日期:2017-02-15     来源:建材之家    作者:五金之家    浏览:142    评论:0    
核心提示:编者按:自动化与劳动力之间的对立在富裕国家的中产阶级中出现了新动向——相对劳动力过剩:知识工人正在被软件所取代。每个人都知道机器人是如何在工厂车间取代人类的。忽视这个事实的一个原因是,这种趋势是最多30年的历史,并已成为明显的也许是过去十年的经济数据。 第一一个商用微处理器于1971年开始销售,所有的发明一样,经过几十年,它成长为高度普及且强大的技术生态系统,对我们

李骞:看完齐家网十年蝶变史,互联网家装变革都清楚了

推荐简介:李骞:看完齐家网十年蝶变史,互联网家装变革都清楚了(万字长文)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本公号由著名财经作家李骞创办,关注商业模式,产业竞争,家居行业深度解读。高纬度,大视野,跨界思考,客观评述。一个下午的交流下来,邓华金给我的感觉是,齐家网十年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每一个时间的节点,齐家网虽然都抓住了时代机会的红......
建材之家讯:编者按:自动化与劳动力之间的对立在富裕国家的中产阶级中出现了新动向——相对劳动力过剩:知识工人正在被软件所取代。每个人都知道机器人是如何在工厂车间取代人类的。忽视这个事实的一个原因是,这种趋势是最多30年的历史,并已成为明显的也许是过去十年的经济数据。 第一一个商用微处理器于1971年开始销售,所有的发明一样,经过几十年,它成长为高度普及且强大的技术生态系统,对我们的工作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软件正在蚕食世界”


对于这种情况,《与机器竞赛》(Race Against the Machine)一书的联合作者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指出美国60%的工作与信息处理相关,因此这些工作可由机器协助完成日常任务,提高劳动效率。


美联社根据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分析得出,进入新千年后,中产阶级的自动化信息处理工作日渐下滑。从2000年到2010年,有1千1百万个秘书职位被互联网服务所取代,后者让维护日历、计划行程这样的事情十分容易。同一时期,电话接线员减少64%、旅游代理减少46%、会计减少26%。美国并非个案。美联社指出“比利时勒芬大学的经济学家马腾·古斯(Maarten Goos)估计,在欧洲,7千6百万个中产阶级职位中的三分之二成为技术的牺牲品。”



布莱恩约弗森的合作者,经济学家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aAfee)将这些被取代的群体称为“常规认知工人”。他指出,当前的技术已足够聪明到自动重复程式化的任务,“我们正不顾一切地与机器竞争”。波士顿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拉里·柯特利科夫(Larry Kotlikoff)也赞同此观点“这似乎就像计算机把所有可能的工作都接管了。”



就像从前的农耕和工厂工作一样,脑力劳动正在被各种设备和系统占据。在19世纪早期,十分之九的美国人从事农业,而现在只有约2%的人。在其鼎盛时期,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从事制造业,而现在不足10%。那象征着后工业经济的信息处理任务需要多少年变得和它的前辈一样?



互联网先驱和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将之描述为“软件正在蚕食世界”。正如他为华尔街日报撰写的社论所言:“越来越多的商业和工业机构由软件和网络服务运行,这些机构从电影院到农业到国防,不一而足。”



“日渐虚弱的中产阶级”


在下图中,位于0%以下的灰色柱形图有助于读者了解互联网对信息处理工作的影响。(不同职业在美国经济衰退期的失业率)




信息处理从业人员的职位流失率与制造业从业人员相比,旗鼓相当。



显而易见,“生产”类和“运营”类工作的趋势相似;而常规脑力劳动与销售类工作则趋同。



下面的图表也能为我们弄清过去十年发生了什么提供思路。“资金回报率”测量了公司对诸如机器人、工厂、软件等重要商品投资后的回报率。




毫无意外,信息处理业(含信息技术)的盈利与制造业接近。



备注:表现与制造业同样出色的是“其他产业”,包括娱乐、健康护理和教育等各种行业。



为IT投资的公司表现更佳



多年来,信息技术的花费能否提高公司生产率这一问题一直饱受争议。许多研究发现IT支出对生产率并无影响力,甚至可能产生反作用。不过新趋势日渐明朗。更多最近的研究显示,IT以及随之而来的机构变革对于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益处颇多。



研究成果的延迟在于公司需要花费时间去掌握如何最大化利用IT。经济学家卡洛塔·佩雷斯(Carlota Perez)称之为“安装阶段”。此外,互联网的兴起也使得IT的功效翻倍。



如果对工人的常规工作来说,计算机已变成车间不可或缺一部分,那么当软件和互联网让部分工人更具效率时,其他工人也就不需要了。



赢家通吃,资本力量凸显


所有机器,特别是互联网都能按照规定时间复制和分发工作。最好的软件、媒体、业务流程和硬件都能同时被复制和销售。这得益于“超级明星们”(最好的工程师和内容创作者)。这也让消费者获益,更优质的商品可期。



但同时这也加剧了不平等,布莱恩约弗森说,这一现象被称作“技能偏向的技术改变”。布莱恩约弗森指出“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技术让熟练工人和受过教育的工人获益。对于熟练工人来说,这是有益的补充,能让他们的工作更有价值。但是对非熟练工人,技术可有可无,特别对那些从事重复性日常任务的工人来说。”



结果就是在机器的帮助下,生产率提高,经济总量变大,但是只有少数工人能从中获利。“当然在美国对于高学历工人来说,劳动力市场从来就没好过。”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大卫·奥托(David Autor)如是说。
其他的赢家是拥有资本的人。约有一半美国人拥有自己的股票,随着众多公司由私人持有或不公开募资,越来越多的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正如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写道:“这是一个经济学的老话题,这种‘技能偏向的技术改变’导致收入远离工人而进入资本所有人手中。”



无处不在的计算机


富裕国家中随处可见的智能手机只是冰山一角。计算机的颠覆力比以往更甚,因为它们已经是“通用技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经济学家彼得·林奈特指出。传感器、嵌入式系统、互联网接入设备、以及不断扩大的云计算资源,目标一致: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找出下一步该做什么。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传播将会把工作分成两类,”安德森说:“向计算机发出指令的人和根据计算机指令工作的人”。



英国老镇Rugley有一座崭新的仓库,亚马逊向数百台手持计算机发出行动指令。这些计算机不仅仅告诉工人要去哪个货架拿到将要出货的商品,同时还告诉工人最优路线。每个员工的表现都被监控,同时也接收实时反馈。主管们甚至可以通过这些手持计算机向工人发送短信督促加速。曾有亚马逊仓库的一位经理告诉金融时报的记者“你更像机器人而不是人类,这是人类自动化。”



尽管已经高度自动化,亚马逊仍在探索如何减少货仓工人。2009年3月,亚马逊收购了Kiva Systems,一家仓库机器人和自动化公司。通过与一家叫做Quiet Logistics的物流公司合作,Kiva的移动货架和机器人已经被亚马逊部署在马萨诸塞州安杜佛的仓库里。



这一次速度更快



历史上不乏技术变革。在当时它们只是威胁到众多工种中的一项,无论是以前的马鞭制造商还是现在的旅游代理。不过对于现在的技术处理工作来说,形势大为不同。技术的影响力来得更快。



即便是2000年到2007年的经济大衰退,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生产率仍比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但是就业岗位并未与此同步。布莱恩约弗森认为这是由于越来越的人在软件辅助下工作。在大衰退期间,就业增长并不只是放缓。



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年里,经济学家看到了“大缩减”的征兆——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大量美国人步入中产阶级。不过也有有些因素导致这一缩减转变为“沙漏经济”,即中产阶级人数减少,而富裕人群或贫困人群增多。这种改变,技术的影响显而易见。



沙漏曾经代表着美国历史上的收入分配标准,如今这一模型的回归让人担心。健康的中产阶级是经济发展、民主制度和健全社会的必然结果,也能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事实上,有人认为随着技术介入中产阶级,它已经损害了市场需要,结果就是我们看到“像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那样的人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多的人为高盛工作。”



铁饭碗存在吗?


最近我与Betterment团队进行过访谈。这支技术型创业团队已经获得1.5亿美元的资金。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钱代表着他们的储蓄和养老金帐户。Betterment某天可能会成为“软件正在蚕食世界”的典型案例,他们所做的是提供个人财务建议。



法律界早已变为软件的天下。在连篇累牍的诉讼阶段,软件早已取代律师助理,帮助律师查看卷宗了。



没人比技术人员更能意识到这一点。风险投资家乔什·科佩尔曼(Josh Kopelma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行业将被软件吃掉。当被问及“十五年后,风险投资家们会获得像现在这么多的钱”的时候,“或许不会”是他的答案。



适者生存,富者生存


除非文明结束,否则技术不会倒退。我们的世界将会越来越多地被软件控制。技术如此普遍以至于“技术公司”的叫法都有些可笑——所有的公司都对技术依赖颇深。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可能的解决方案是不囿于这一层面进行思考。许多乐观主义者认为机器的进步最终会带给我们更高质量的生活。



不过这样的生活只有当你成为“给机器下达指令的人”时才有可能。这要求你具备自学、创造性、创业精神和其它的特质,你要像成人一样尊崇中产阶级生活,同时又不能像孩子那般天真。目前来说,你最好祈祷自己成为技术家或者拥有个人资产,然后利用所有自动化技术从不断增大的经济体中分一杯羹。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打赏
 
更多>文章标签:家装
更多>同类全景动态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点击排行更多...
全景商机更多...
全景圈更多...
最新视频更多...
推荐产品更多...
暖气头条 | 地板之家 | 石材之家 | 环保之家 | 石材头条 | 灯饰头条 | 防水头条 | 装修之家 | 家装头条 | 电气头条 | 老姚之家 | 灯饰之家 | 电气之家 | 全景头条 | 照明之家 | 防水之家 | 防盗之家 | 区快洞察 | 天津建材 | 北京建材 | 上海建材 | 重庆建材 | 广州建材 | 韶关建材 | 云浮建材 | 中山建材 | 清远建材 | 阳江建材 | 河源建材 | 汕尾建材 | 梅州建材 | 肇庆建材 | 茂名建材 | 湛江建材 | 江门建材 | 珠海建材 | 汕头建材 | 潮州建材 | 揭阳建材 |
建材 | 建材之家 | 社区中心 | 关于我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sitemap | 粤ICP备17099897-1号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全景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