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之家讯:最近中国股市一路飘红,不但股指突破了7年以来的历史高点,而且创下单日成交量过万亿的记录。中国股市的表现足以“亮瞎”所有投资者的眼睛,但也让许多专家学者忧虑不已。其中,以吴敬琏为首的经济学家表示,经济下行而股市如此疯狂,说明“赌徒”进场了,言下之意中国资本市场的“赌性未改”。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认为股市是被政策和杠杆资金推动的,泡沫的成分很大。一段时期以来,提醒投资者谨慎行事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似乎没有影响各路人马跑步入市的信心。
也许,人们的忧虑是有道理的,因为历史总是在不同程度上重复自己。2007年中国股市大跌由牛转熊,2001年美国股市泡沫破裂,这些并不久远的历史给人们的痛苦记忆并没有完全消逝。然而,历史可以回望,但市场的未来却难以预测。经济学家、股票分析员、评论员只能根据每天的市场信息,用不同的理论对价格波动做出事后解释,而对股市泡沫本身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却知之甚少,甚至说不清投资者的信心从何而来。
一般认为,脱离经济基本面支持的股市繁荣就是泡沫,但如果简单用经济基本面数据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恐怕就要错得离谱。事实上,股市涨跌与宏观经济的景气状况是不同步的,很多时候有可能是股市的繁荣先于实体经济的繁荣。甚至,股市的泡沫也不完全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例如,美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股市繁荣造就了经济的高速增长,90年代中期以后的股市泡沫导致大量资金追捧互联网概念,继而才出现了谷歌、亚马逊等一大批优秀的互联网公司。
美国著名的金融学教授、诺奖得主罗伯特·希勒用动物精神来解释股市繁荣和衰退背后的思维模式,他认为信心是最重要的动物精神元素,而信心很多时候是由不同时期的故事来推动和影响的。中国股市这一轮的牛市,从经济基本面的确找不到足够的支持——经济转型和调整期,增长速度放缓,企业利润下降。希勒的“动物精神论”倒是成立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股票价格变化到动物精神再到价格的反馈机制在推动着股市一步一步走向高点。其中,激发市场热情和信心的“故事“,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新一届中央政府强有力地推进改革、“互联网+”的概念以及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国家大战略。
也许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不是股市有没有泡沫,而是什么会吹破泡沫。谁也无法预测股市泡沫会在哪一天破裂,信心从高涨到动摇往往就发生在一瞬间。从历史来看,导致股市衰退的大多是疯狂追逐财富效应引发的欺诈、腐败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因为中国股市从上市制度、信息披露到惩戒机制,每个环节都存在大量容易被寻租、被操纵的漏洞,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但泡沫会很快破裂,而且会引发长期的经济衰退。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