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之家讯:人生,从来不会是一条道走到黑。每一次的选择,就是对其它选择的放弃。在放弃面前,大多数人总会心生犹疑——吞下去怕是骨头,吐了担心是肉。畅销书作家佩格·斯特里普和心理治疗师艾伦·伯恩斯坦通过《放弃的艺术》向我们表明:一味地坚持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取得成功。为了让人生的意义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我们都需要掌握放弃的艺术。
检索各行各业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人有过多次放弃的尝试。成功,更像是数次放弃后才有的结晶。阿里巴巴的马云在事业打拼经历中就曾有过多次放弃,有的是彻底舍弃,有的则是暂时放弃。
2009年岁末,在“经济发展趋势与民企应对策略论坛”上,就民营企业在“后危机时代”的机遇、挑战以及核心精神等话题,马云认为,应当“拥抱变化,学会放弃”,“但有三样是不能放弃的,那就是梦想、初恋的感觉,还有思想”。“梦想”是前进的动力,“初恋”是对新鲜事物的第一感觉,“思想”是决定梦想能否成功的基石。
如果利害关系明晰,从历史角度出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像我们在看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轻易判断对错并做出正确抉择;然而,当我们置身其中时,因视角、利益以及思维受多种信息影响,做出正确判断往往异常困难,放弃也就倍显艰难。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小猫钓鱼》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核心就是小猫不够专心,三心二意,结果空手而归。在我们的课本乃至家庭生活环境中,坚持与吃苦常常被认为走向成功必备的两大法宝,如果谁要是频频放弃,轻则会被周边亲朋好友反复教导做人要脚踏实地,重则会被人嘲笑路多踩草不死。前几年,有部电视剧《士兵突击》,剧中那位一根筋,一条路走到黑的许三多,着实大火了一把——许多观众坚信,唯有像许三多那样瞄准一个目标,“不放弃,不抛弃”,才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许多人最后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坚守仍是必备的素质。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性问题,即放弃固然重要,但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又当坚守呢?为此,本书在大谈放弃重要性的同时,特别列出掌握放弃时机的九大要诀。
实际上,之所以面临放弃选项,有时仅仅因为选项太多,不得不有所放弃;有时仅仅因为正在从事的工作进展缓慢,与预想期望值相差甚远。如果我们套用本书的九大要诀,也不一定立马就能得出结论,即便得出结论也不一定真就有益于将来。这倒不是说本书的九大要诀误导读者,而是现实中的判断取决于信息获取是否充分,对现象的认识是否准确等多重因素。同样的事业,有的人最终取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却遭到失败。
也就是说,九大要诀能否切实起到有效的甄别作用,取决于我们对周边形势的准确判断。问题往往也在这里,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从来都不可能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诸多旁观者建言中,既不乏真知灼见,也不乏溜须拍马,还不乏本身认知狭窄……这些话语表达汇聚至我们自己的脑海中时,必定考验我们的认知判断能力。大多数成功者并非一定比常人高出一筹,许多时候只是综合多种信息后,善于做出正确的判断。相反,许多人难以走出父母、亲人以及周边人士的阴影,面对各种信息的混杂无从判断,最终的放弃选择,往往偏离了事物本身,只是基于话语影响力的道德研判——谁德高望重听谁的,谁的影响力大相信谁。
如果我们仔细揣摩九大要诀不难发现,本书强调的是从“我”这一主体出发。也只有“我”这一主体能够超脱现实,跳出环境来审视,才可能综合各方因素和信息,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说简单点,“放弃”必须以“我”为主导。
对于许多面临放弃选项者而言,也许并非不想放弃,而是对于放弃后能做什么颇觉迷茫。这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前怕狼,后怕虎”。放弃担心更大的失败,不放弃却又正在一步步走向失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往往会陷入所谓的阅历误区更加犹豫不决。这类担心其实颇为不智,因为与其明知将会失败,不如主动放弃,至少可以争取时间,寻找新的尝试。
总之,本书主题是放弃的艺术,但这种艺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随着条件的变化,放弃的标准也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性地跳出既有环境,变换观察视角,因为正确的放弃必取决于正确的观察方式。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