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之家讯:在世代翻转的此时,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尺度衡量人心?当知识在网路上被重分配时,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
说话演变到今天,人类惯用陈旧的眼光去看,引来了各种错乱:没有编辑过的谣言、八卦和谎言被放大重複播送,内省和长篇思考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为了说而说、没有真心地说、不负责任地说,说话成了「从众」的不思考。
如果你想从云端上25亿GB话语里,捞掉90%的废话,人消耗了多少宝贵的时间?说得愈多,不但没有愈说愈好,反倒让人变得无味。
出身上海世家的蔡康永,父亲蔡天铎是知名律师,也是当年「太平轮」的船主,海派繁华曾经就是他的家,人情世故一如白先勇笔下「永远的尹雪艳」,让他从小就能洞悉人心,体察世情。
早早就经历了一场不太平的「太平轮」事件,在看似混乱的时局中,透过蔡康永的眼睛,总有一种对人性的通透,理出更多自觉的答案。
在人们追求「巨大巨量」的同时,反而在急着争取的时间中枯萎,留下更巨大的空白。蔡康永说,人类间最珍贵的话语,永远是要将心比心「对你好」,把人放在心上。
蔡康永最近看了一本书,叫《Too Big To Know》,他说,网路世界让人不断的说话,人类的智慧并没有太多增长,在资讯不断频繁交锋时,说话反而变成不断填补空白,也让人血色苍白。
练习画下句点
空白总比说错好
蔡康永说了这个故事。
这是一部吸血鬼影集,两个吸血鬼在对话。其中一个说,「我真搞不懂,人类这么脆弱,又这么容易死掉,有什么让我们着迷的地方?」另一个吸血鬼回答,「因为他们每件事情都很着急。」
人如果以百年计算,为什么每天都还很着急?急着说话,急着做事,急着解决问题,急着和不能沟通的人沟通,急着把所有呼吸的空白填满。庸庸碌碌制造了可观的慌乱,填满空白也凸显了人们的寂寞。因为在人类身上,时间是有限的。
两个吸血鬼,因为没有生命的极限,在他们眼中,人们这么着急,反而很有趣、很迷人。
但,现在人们更着急了,网路每分钟产出68 万则脸书po文、3000张fl?ickr 照片、2亿封email信件,光一天全球70亿人制造出来的资料量,就高达25亿GB,要用4000万台64GB 的iPad才装得下。
为了填满25亿GB的空间,大家更急着po文,甚至无意识的回话。昨天遗忘在电车上的不过是一把雨伞,遗忘了,不见了,散落在四面八方的却是自己。彷彿不填满空白,记忆更会撕成碎片。
蔡康永看见人类着急的剧本,愈演愈着急。
「卡!」蔡康永说,我们能不能练习画下句点,因为「空白总比说错话好」。
如果说话是为了说而说,故意说而不是你的真心意见;或是以为先说先赢,结果是先说先错,在资讯超载的时代,「你可不可以对你不懂的事不要说呢?」
当我们为了填空白而说、害怕寂寞而说,蔡康永给年轻人建议的第一件事,就是不懂,就要练习画下句点,耐得了空白。思考、学习后的说话,才会长出真正的知识跟智慧。 书就像木人桩
在演练中领悟世间道
他8岁学京剧,10岁粉墨登场。京剧很有意思,京剧的舞台常常什么都没有,舞台在主角登场前,并不表示任何时间及地点,硬要在主角登场后,透过主角的手势,你才能会意,究竟是答答马蹄骑马而来,还是示意的巧手开门。
当一个人在家里闲坐,要到朋友家走走,便在舞台上走一个圆圈,透过一个圆场就转换到别人家里,当剧中人听到一个意外消息感到震惊,本是瞬间反应,为了刻画深刻,反而用很长的唱腔来表明。
人生有很多转场与圆场,相对我们现在总是在第一时间急着回应,或脱口而出,京剧表达的意会或是转境关系,值得玩味。
访谈中,蔡康永抛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他说:「每天出门前,我们总会不断的照镜子整理仪容;但是转一个场景,当你每天在讲手机前,你会先演练整理说话的内容吗?还是毫无淮备就开口了?当你讲完后,你会再重听修正你讲过的话吗?」
轻言也是现在言轻的回应。每天我们平均要说2万个单词,一连串的话怎么出口的?
蔡康永说,人生很残忍,但也很容易糊弄,人唯一可以做的事,就是用知识成长,就像京剧每天要吊嗓练身段,咏春拳天天要练木人桩。他个人每天要吊嗓练木人桩的对象,就是「书」。
「书就像木人桩,静静地待在你面前,他提供你一个演练的对象,让你在演练中,领悟每个动作的理由、体会每个动作的力量,」蔡康永说。
但他觉得现代人都太懒惰。说话总想一步登天,爆炸的资讯又以为自己全盘了解,其实资讯并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智慧。当每天讲话前,可以用书的思考当作发言的镜子,练习跟自己过招,才会产生精彩的人生对话。
人生对别人要懂得圆场,对自己则要懂得过招。他最近又读有关脑细胞的书,他说,「过去对脑的研究都错了,以为脑细胞是死一个少一个,但是医学证明脑是全部人类器官中最令人乐观的器官」,「只要你用它,它就可以不断新生,跟脑有关的疾病,只要你愿意学习,学一个运动,阅读一本书,你都可以长出新神经来。」
蔡康永给年轻人的第二个建议,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让80岁比20岁的你更索然无味,不停止的学习才能通透人生。
人生不是A到B
人生,变化无常。不太平的「太平轮」事件,让蔡康永从小就冷静看待「变化」。
他谈太阳花学运,只淡淡说这场「变化」值得感激。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那隻条纹猫,吐着淤圈思考每一步变化里的生命智慧。
人生从来不是A到B那么简单,说话亦然,「如果从A到B直接画一条线就过去,那就是你懒惰,你就是该吃苦,因为你到不了B,」蔡康永说。
读历史的蔡康永特别推崇三国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总是比别人多想5步10步,为了主子刘备的安危,他可以淮备3个锦囊,让赵云在遇危时打开解题。
如果连诸葛亮都要淮备3个锦囊,如果不是A到B直线,那该怎么走?身为主持人的蔡康永,45分钟节目要碰到20场战争,要让每场打得精彩,每次录影前都必须花几小时读资料、消化问题,就像撞球一样,如何在各种角度中找到方式,迂回进洞,是智慧。
他说,人只能从变化中学习,如果贪图一劳永逸而不学习,就要承担懒惰的后果,被淘汰是天经地义;承接变化、安排战略,说话的境一定要随心转,在遇到每个变化时,你才能用智慧解铃,随遇而安,才能更了解人生况味。
金马50盛典,没有人不对他的电影史的功力印象深刻。拥有加州大学电影硕士的学位,但是相较纽约派的伍迪艾伦社会感的电影,蔡康永更喜欢好莱坞生活娱乐的语言。
主持《真情指数》,可以催泪到名人掏心掏肺;而《康熙来了》,又可用犀利的言语慧眼识英雄,但如果在批判、反抗、犀利、诙谐各种语言中选择,蔡康永永远选择能以对人好为出发点,要把人放在心上。
再犀利、再慧黠,蔡康永说,都别忘了「You are what you say.」你说的话正反映着你是什么样的人。自私的人类如何与别人好好相处,「我理解的是,就是因为人类自私,但从不妨碍你对别人好,因为别人好,你才可能有更多机会过得更好。」
如果人生以100年来计算,他的建议是,你至少要能做好3 件事、有在乎的3个人。在网路放大说话的时代,真正的群众智慧就是不要从众,就像如果要让300个老百姓猜牛体重的平均值,比一个专家还要淮,每个人的每句话在说出口前就要思考过50次,这么做或许智慧无法再上50层楼,也无法赢过不死的吸血鬼,但蔡康永保证,你绝不会活得更糟糕。
听蔡康永说8个说话之道
脸可以化妆、头髮可以染烫,「说话」是不是也要好好整理保养?从以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中,开始练习为说话照镜子吧!
1.人生有时候,乖乖的只是呆子,不乖的却是才子啊!
守时在8分钟报告完毕,不如让听报告的人感到「意犹未尽」。上司规定8分钟只是勾子,勾引上司听了想问更多,不是乖乖、死板板在时间内讲完,却让听者感到乏味。
2.撒娇的核心是示弱
只有可爱美眉可以撒娇吗?当然不是。撒娇不需要爹声爹气,不需要扭肩膀扭手指。撒娇的核心是示弱,同时把对方捧到天上去,被捧的人通常不好意思毫不通融。
3.学着把台阶搬给别人用
当我们大呼小叫,对方却似乎怎样也听不明白时,最好冷静下来想一下以对方的历练或智商,是否真会听不明白?还是不明白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当对方没有点破留给你台阶,也希望你能学着把这些台阶三不五时搬给别人用。
4.有没有教养,和诚不诚实,根本是两码事
说话之道讲的是教养、策略、心态,如果你真那么在乎诚实,那其实就更该看重诚实,珍惜地把诚实放在人生贵重位置,比方说用来面对自己的,不是用来面对外面的,也就是对自己诚实,别再把诚不诚实扯到有没有教养的维度。
5.谁说「有人说话就不可以打断」?
只要打断的方式是礼貌的,态度是对所讲内容显露兴趣的,讲者都会高兴才对,讲的人滔滔不绝,周围大家打瞌睡的打瞌睡、玩手机的玩手机,完全没人打断,你觉得讲者不会想哭吗?
6.尊敬很好,但尊敬到发抖抖不停,就成了困扰
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平常人,是最平实、也最可靠的一种说话心态。去参加任何必须开口说话的比赛,面对评审席上看来威严的评审,如果太紧张,就看看他们的腰围、皱纹,想想他们上大号的样子。
7.你不能不说理由,但可以说一个讲了等于没讲的理由
当我们要求别人给一个理由的时候,我们通常是感情上需要一个回应,而不是理性上需要一个解答。当迫不得已在缺乏理由时要给理由,最好还是硬着头皮给出理由,虽然你会心虚,但对方却会莫名其妙的好过很多。
8.吵架时,别攻击对方的人生立足点
我们都常犯错,可以责备我们的错误,但不要否定我们存在的根本立场,骂出这种话,就是把对方骂到悬崖边,后面就没有路了。被骂生气的人,我的建议是:没事可以练习骂骂自己,如果能骂出道理,就能愈平静接受别人责骂。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