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之家讯: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毕业论文指导所执行的方案基本上是学生、导师双向选择,即最后一学年之初学校将各专业导师及其对应选题置于学校内网,由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及特长选择导师,之后再双方沟通、交流以确定“师徒”关系。而一般来说,学生时代,多数同学不知道如何选择自己的导师,考虑的主要标准是在这个老师手下“混”,论文好不好通过,导师人好不好,会不会为难学生等。因此,很多学生当时根本是胡乱选择,人云亦云。
但笔者当年毕业时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选了据传最严苛的导师——学院院长。尽管最后院长并没有选择笔者,笔者却觉得这并不是做无用功——最大的收获就是有机会与自己欣赏的老师(院长)近距离沟通了三个小时,并且得到了他的一些学习和事业方面的指点,受益匪浅。
后来,笔者进入管理咨询业。在工作中,笔者发现,职场上表现卓越的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识别、追随和赢得导师的能力。无数的事实证明,好导师能够改变人的一生。
导师在身边
“导师”这一概念源于希腊神话人物门特(Mentor)。当俄底修斯准备出征时,女神雅典娜创造了门特,帮助这位英雄照料爱子忒勒玛科斯。门特兼有男女两性特征,暗示着职场人士所需能力的丰富和复杂内涵。
对于很多职场人士而言,他们在进入职场之前并没有意识到导师的重要,所以也没有导师这个概念。但一进入职场,绝大多数情况下,面前的世界都是一片神秘,甚至令人恐惧。这一点刚进入职场、刚跳槽的人或刚晋升为领导的人更有体会。这时候,如果有个导师能帮他们排忧解难,就能减少过渡期的阵痛。
导师其实就存在于每个职场人的身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他可能是你的领导。《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曾经是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团队中的编剧。卢卡斯计划筹拍《星球大战》时,让卡梅隆做剧本初步统筹。卡梅隆对自己的编剧能力一直非常自信,于是非常认真地做了一份自以为“无可挑剔”的剧本早早拿给卢卡斯。没想到卢卡斯一周后给了他一个更厚的本子,重新安排了情节。这对自信满满的卡梅隆来说无疑是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当他耐着性子又改了一遍时,卢卡斯却对他说:“现在还差得很多,我要的不是一个故事,是一个能够发生这个故事的世界!”卡梅隆觉得太苛刻,可是为了在团队里找到存在价值,还是编织了一个星际世界。没想到这次卢卡斯批得更狠,说他编的世界毫无真实可言!卡梅隆忍无可忍,拿着剧本去找卢卡斯,想听听他觉得真实的科幻世界是什么样!可当他找到卢卡斯时,发现他正在翻阅大量建筑学的书——他在为“新星球”设计建筑,旁边还有音乐学、生物学的书。卡梅隆惊呆了。
卢卡斯这份对工作近似偏执的苛刻成为卡梅隆最好的职场课。多年之后,他拍摄《阿凡达》时,非常注重细节,甚至用高额费用请专家为外星人设计一套语言。最终,《阿凡达》成为无可争议的票房王者,并开辟了3D电影的新时代。这时,卡梅隆不禁默默感激导师卢卡斯。
他也可能是你的亲人。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在他的著作《极客与怪杰》出版前,采访了一位杰出的企业家迈克尔·克莱恩。迈克尔从事房地产和互联网产业,四、五岁起便有了第一位人生导师——他的祖父迈克斯·克莱恩。
迈克斯是20世纪50到60年代风靡一时的绘画游戏套装“数字填色”的发明人(该套装包括颜料、画笔和标着不同数字区域的画纸,没有绘画基础的人只要按照说明,对应数字填充不同颜色,就能画出专业级的作品)。这套游戏使迈克斯成为富翁,但他没有一个孩子有兴趣继承生意。当他发现孙子迈克尔的商业天赋时,迈克斯立即把握时机,循循善诱。爷孙两经常通过电话长谈,直到迈克斯去世前的数周都是如此。可以说爷爷的言传身教,相当于迈克尔从小就接受了一流的商学院教育。迈克尔不到20岁就成了百万富翁。
拜师要主动
目前,在很多企业(如华为、比亚迪)里都设立了“导师制”或者“师徒制”,但“学生”们普遍认为对自己的成长帮助并不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导师并非学生们自己认真筛选的,而是公司安排的。这就好像不是自己找的对象,往往成功率就低。
尽管很多人认为导师会寻找年轻有为之辈,鼓舞和支持他们,但事实恰恰相反,最好的导师一定要自己找。无论你是刚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刚刚获得晋升的领导者,你都不应该等着有人来给你安排导师,或者期望导师来发现你。你要做的是积极采取行动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导师。就好比当年孙悟空翻山渡海、拜师学艺,项羽一定要找到可以教授“治万人”的导师一样。
沃伦·本尼斯还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他一次冠心病发作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无意中担任了为期数周的人生导师。原来,在医院里有一位特别善解人意的护士,似乎能提前知道大师的所有需求。他们很投缘,经常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一直能聊到深夜。这位护士告诉大师,他家住在洛杉矶中南部,家里没有人上过大学,但自己依然有志于成为一名医生。这位护士对大师的照料无微不至,性格和毅力深深打动了大师。当护士为就读医学院做好准备时,大师竭尽全力助他成功,帮助他联系合适的管理者,写推荐信。
大师最后评价说:“他(护士)寻找导师的技艺不亚于任何高管猎头。他选择了我作为他最初的导师之一,他的人生就此改变。”
华裔女子陈愉,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外地毕业生变成一名31岁的洛杉矶副市长,有何秘诀?她说:“寻找优秀的职场导师来指引我不断向前,成为了我走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到洛杉矶后不久,陈愉就参加了一个“亚太女性联盟”举办的活动,遇见了Maureen Kindel|一名政治说客。在美国,市长和州长的人选不断变化,Maureen这样的人则是“拥王者”,对谁当选什么政治职位是有着一定影响力的。结识Maureen后,陈愉就想成为她的学生,但怎么做呢?陈愉发现Maureen很喜欢招待朋友办聚会,但很不喜欢做那些发邀请、组织活动的工作。于是,陈愉主动帮她处理那些琐碎的细节,让她能专注于扮演完美女主人的角色,自己也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最终,陈愉变成了Maureen的“中国女儿”,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陈愉的好友、顶级商业战略家Joel Kurtzman对此评价道:“每一位成功人士都受教于他们的导师,把自己变成导师不可缺少的助手是离导师更近一步的途径。”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